
首頁 > 新聞中心 > 電力技術<
什么是土壤電阻率
土壤電阻率又稱為大地導電率,是大型建筑或電力系統用于設計接地網結構和大小主要的參考依據,一般在設計之前要取樣計算土壤的電導率。
土壤電阻率好不好直接影響接地裝置接地網的大小、地網電位分布、接觸電壓和跨步電壓,所以,測量土壤電阻率是對地網設計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在電力預防性試驗和交接性試驗中對土壤電阻率沒有要求,但對接地電阻有特定的規定值,下面先科普一下哪些因素會影響土壤的電導率。
土壤電阻率受影響的因素
首先是受土質結構和性質不同的影響,不同形式的土壤其導電性是不同,比如:多雨地區,沙漠地區和鹽堿地帶。
其次,如果地層結構不均勻,計算出來的土壤電阻率也隨著接地體的尺寸和埋設方式不同而變化,也會影響土壤電阻率的參考值。
土壤電阻的測量
土壤電阻率的測量目前大部分是“三極法”,“四極法”兩種,四極法可消除線阻的影響,測量大體積的土壤電阻率時,建議是采用四極法測量,接線圖如下:
用直徑為50mm或者直徑為25mm的圓鋼插入土測,并使各探針間距相等,各間距的距離為L,要求探針入地深度為L/20cm,用導線分別從C1、P1、P2、C2各端子與四根探針相連接,若地阻儀測出電阻值為R,則土壤電阻率按下式計算:
Ф=2πRL
其中:
Ф—土壤電阻率(Ω?cm)
L—探針與探針之間的距離(cm)
R—地阻儀的讀數(Ω)
注意:這個過程是需要人工計算,顯示的數據不能直接得到土壤電阻的結果值。
下一篇:接地系統的土壤電阻率要求
快速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