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發電企業在大力推進燃煤機組“以大代小”工程同時,要因地制宜、獨辟蹊徑地發展環保生態型的秸桿發電、垃圾發電,從而做到就地取材,清潔生產。大中型城市每天的垃圾量驚人,垃圾處理往往采用防滲透深埋外理,不僅占用土地資源,而且年久容易對地下水資源造成污染,垃圾源源不斷每天都有,僅有運輸成本,完全沒有市場價格波動之憂,垃圾發電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善舉,應該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同樣,每到夏收、秋收季節,最讓居民難以忍受的農田秸桿焚燒,狼煙四起,污染環境,無奈環保部門三令五聲嚴禁焚燒,然而,畢竟城郊地域廣闊,環保部門鞭長莫及,年復一年,讓人苦不堪言。現在農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種氣灶、電器炊具廣泛應用,柴禾大鍋灶已經很少使用,加之農藥業機械化收割,打碎的秸桿,沒有綜合利用的出路,棄之農田影響耕種,自然將其焚燒作為鉀肥使用。縱觀周邊,秸桿發電、垃圾發電還很少,如果各級政府在區域經濟發展規則中將垃圾發電、秸桿發電都納入區域規劃,每一區域建設適量的這些“電力加工廠”,既可解決當地環保問題,又能產生一定的效益,應該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是一個功德無量的事情。此外,我們政府還應該大力支持,有關制造企業在開發各種節能產品的同時,著眼于風力、太陽能發電設備的實用化、小型化研究,讓這些小發電設備像家用電器一樣,普及到我們的家庭生活中,必將引起一場新的節能“革命”。
上一篇:電力安全工作中需要“膽小鬼”
下一篇:電力企業貫徹落實中央會議精神
快速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