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經過近年來電力建設的持續高位增長,電力供需緊張的局面得到改變,電建施工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也隨著國家對能源的宏觀調控正悄然發生著變化。電建施工企業作為國家電力建設的主力軍如何在這種形勢下求生存求發展,是我們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
形勢分析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步入了一個持續穩定、快速增長的新時期。但就電建行業的形勢,還是那句老話:機遇和挑戰并存,困難與希望同在。
首先,國家為緩解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實施了“節能減排”、“上大壓小”等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已經明確了今年關停1300萬千瓦的目標。作為替代,一批新的超超臨界、單機60萬千瓦及以上機組項目將陸續上馬。2007年底,全國火電裝機容量為5.5億千瓦,而其中單機容量30萬千瓦以下機組占到了41.1%。因此,火電建設企業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
其次,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及核能建設逐漸興起。2007年,全國風電新增裝機296萬千瓦,總容量實現翻番,發展勢頭良好。我國太陽能資源非常豐富,理論儲量達每年17000億噸標準煤,太陽能發電前景廣闊。根據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建成核電裝機容量4000萬千瓦,在建1800萬千瓦。另外還有生物質發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的發展,都為我們產業升級、轉型提供了新的選擇。
第三,在全國“西電東送”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在今年冰災后,電網安全性、可靠性引起全國上下的普遍重視。據悉,國家僅為提高電網設計技術標準就將投入5000億元。無疑,電網施工企業將面臨新的發展機遇。我公司近兩年就投產線路500千米,并且實現了從220千伏到500千伏的發展。
當然,我們也必須清醒地認識電建市場存在的不利因素。隨著國家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電力彈性系數”自2003年逐步下降。這表明社會對電力的需求增速在下降。近年來,各大發電公司的一大批電源項目已陸續竣工投產,加之電煤、燃油、燃氣等一次能源供給不足和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發電企業利潤空間縮水,導致投資者對電源建設投資熱情減弱,新上項目將趨于減少。其次,全國電力施工企業的投產能力提升迅速,遠快于市場容量的擴張速度,產能與市場容量之比加大,必然導致施工隊伍任務不足,競爭再趨激烈。
出路和選擇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經濟發展對電力需求的拉動減弱,加上主輔分離改革臨近,能否徹底解決電建企業的歷史遺留問題還不得而知。這給電建施工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空前的壓力。在此關鍵時期,電力建設企業若要保持長期穩健的發展勢頭,應做出如下選擇:
一、擴大市場范疇。
目前國內電建企業的業務大多局限于單一的火電、水電、送變電施工等范圍,受市場波動的影響非常直接,抗風險能力較弱。在產能與市場之比進一步擴大的形勢下,唯一的出路,就是共同把市場做大,把價值鏈做長,擴大市場范疇。
應延伸服務范圍。發揮火電、送變電施工企業的技術優勢及能吃苦耐勞的優勢,積極拓展運行檢修、維護的領域,這在全國電建企業已有成功經驗。
應發展互補產業。充分發揮企業在獨特領域的技術優勢,積極發展與本企業主業或本行業互補的業務。如我公司近年引進多元資本進行多經企業改制,大力研發新產品,不斷提高制造能力,可生產省煤器、電除塵器等電廠配件,開展工廠化管道加工配制業務。
應拓展新的服務領域。積極開展工程監理、咨詢總承包等新的服務項目,提高產業附加值,并從非電市場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探索新的資本運作方式,嘗試BOT、BT等投融資模式,拓寬投融資渠道。
應調整隊伍結構,堅定分離勞務層的信念。尤其在實施新的《勞動合同法》的前提下,我們要努力降低企業運營的固定費用,以對沖市場萎縮時的經營壓力。
實施“走出去”戰略。綜合分析國內外市場形勢,要及早參與國際競爭,在海外開辟新領域,消融產能。近年,我們要抓住東南亞、周邊國家能源建設發展良機,先后中標印度尼西亞電廠的安裝調試和印度電廠的技術指導項目,同時實現了由勞務輸出向技術輸出的轉變。
二、改變盈利模式。
一段時期以來,電建施工企業同質競爭的現象非常普遍,而且盈利模式也出現高度同化,很多企業的利潤來源從想法到做法都非常雷同,主要以不斷擴大施工規模為特點,管理粗放。
試想一下,企業經營管理模式粗放,簡單靠量取利,只能導致惡性價格競爭,使邊際利潤下滑。上一輪火電建設熱潮中電建企業的行為證明,無節制的提升產能,可使整個行業價格下滑,最終導致全行業自食苦果,無緣分享市場復蘇的成果。因此,必須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要求,走精細化管理、集約化經營的發展道路。
基于以上認識,近年確立了創建“隊伍精干、裝備精良、管理精細和能力強大”“三精一強”現代公司的戰略目標,按照“聚精會神抓管理,以人為本謀發展”的經營思路,實行了管理層和勞務層的分離,堅持做精做強,不盲目做大,集約化經營取得了一定成效。
三、堅持走工程總承包公司的發展道路。
項目采用EPC總承包方式是建筑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們電建企業做強做大、實現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一些企業已在工程總承包領域進行了成功嘗試,做出了示范。我們要堅定信心,主動適應電建市場要求,積極轉變經營和競爭機制,提高施工企業增加值,轉變以往以勞務輸出為主導的觀念,代之以大力開展工程總承包業務,提升總承包業務的核心競爭力,從施工總承包向工程總承包轉型,最終實現從本土企業向國際公司轉型。
四、倡導真誠服務理念,增強企業軟實力。
施工企業應以真誠為本,信譽至上,以市場為導向,以服務為天職。只有在長期的實踐中堅持“真誠,敬業,共同成長”這一理念,心系客戶,信守合同,真誠踐諾,盡力滿足業主的合理需求,才能為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增強企業的軟實力。
快速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