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伍麗云報道 9月14日18時零6分,重慶大唐國際彭水水電開發有限公司1號機組一次成功通過試運行移交生產。以此為標志,大唐集團公司在役水電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大關,達到1023.89萬千瓦,居五大發電集團水電裝機容量榜首。大唐集團能源結構調整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據測算,投產1000萬千瓦水電替代1000萬千瓦火電,每年可減少排放3萬噸煙塵、2000萬噸廢水、10萬噸二氧化硫和15萬噸氮氧化物,減少煤炭消耗1700萬噸。
9月23日上午,“1號機組投產暨集團公司水電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慶典儀式”在大唐重慶彭水水電站舉行。大唐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翟若愚,重慶市有關領導出席慶典儀式。大唐集團副總經理鐘俊主持儀式。翟若愚在致辭中指出,大唐集團要進一步加大能源結構調整力度,著力提高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進一步加大節能環保工作力度,努力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和清潔生產水平,為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慶典儀式上,翟若愚向集團公司水電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瓦標志性機組———重慶大唐國際彭水水電開發有限公司1號機組授牌。重慶大唐國際彭水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學信介紹了工程進展情況。重慶市副市長童小平對大唐集團多年來為重慶市電力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大唐集團自2003年組建以來,堅持優先發展水電和新能源項目,經過6年努力,該公司能源結構和機組結構都得到了顯著優化,水電、風電、生物質能發電等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例進一步加大。截至9月14日,大唐集團水電裝機容量從274萬千瓦升至1023.89萬千瓦;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25.72萬千瓦,并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風電場;生物質能發電實現了“零”的突破,裝機容量為3萬千瓦。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占發電裝機總容量的比重達到16.31%,為大唐集團組建以來的最高水平。
重慶大唐國際彭水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經營管理的重慶彭水水電站是國家批準列入烏江干流規劃的第十個梯級電站,是國家“十五”規劃項目、重慶市“十五”規劃的重點能源項目。電站由大唐國際發電股份公司承建,總裝機容量175萬千瓦,投資總規模為121億元,安裝5臺單機容量為35萬千瓦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工程全面建成投產后,年平均發電量為63.51億千瓦時,具有彌補重慶市電力電量不足、確保電網經濟安全運行、提高供電質量等重要作用,是重慶電網內唯一具有年調節能力、規模超百萬千瓦的大型水電站。同時,該電站水庫形成的約100千米深水航道,對改善下游枯水期航運條件、配合三峽水庫長江中下游防洪具有積極作用。
重慶彭水水電站建設自2005年9月28日正式開工以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目前已投運4臺機組,5號機組也將于今年11月投產發電。
大唐重慶彭水水電站的建設者們在荒蕪的大山開鑿遂洞及施工支洞共66個,累計長度26000多米;鋪設山間公路16.3千米;建起了特大跨度的地下廠房;完成了86萬多立方米的混凝土大壩澆筑;安裝了目前亞洲直徑最大的引水壓力鋼管;在國內首次采用了變頂高尾水擴容減壓技術等,使工程建設的節點按計劃穩步推進。
——摘自《中國電力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