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動態<
蝴蝶效應的安全啟示
氣象學家洛倫茲曾提出一個“蝴蝶效應”的重要理論,大意是說: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后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其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并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映,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看似荒謬和極端的理論,卻說明事物發展對初始條件具有極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因此,安全生產要從防微杜漸開始,“防”在細微之處,“杜”在行動之中。我們應該從注重細節做起,從源頭消除偏差,防止造成“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后果,把不安全因素消除于萌芽之中。這就是蝴蝶效應給安全生產的啟示,它告訴我們細節的重要性,即使只是一頂小小的摩托車頭盔,也是“頭頂”大事。
蝴蝶效應的另一種啟示
完善的安全制度,是約束和指導員工行為的準則;現場管理,是使安全制度貫徹執行的保障。
而蝴蝶效應則告訴了我們,每一個細節的疏忽都有可能引發極大的不良后果。啟發了每一位員工,要自覺遵守制度,自覺地注意每一個細節,自覺地約束自己的行為。
只有自覺和認同,才能從源頭上消除安全隱患。
所以,除了完善的安全制度和到位的現場管理,我們還需要去營造一種員工認同的氛圍。只有營造了這種氛圍,才能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這就需要我們利用各種平臺、各種方式,不斷開展各類安全知識的宣傳、教育、培訓和其他活動,豐富企業文化的內容。這些看似邊緣性的各種文化工作,很可能會像亞馬遜蝴蝶扇動的翅膀一樣,產生良性連鎖反應,使員工逐漸培養出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安全意識,營造出一種認同與自覺的良好氛圍;反之,也許因為我們忽略了這些工作,蝴蝶扇動的翅膀可能會造成員工認識上的偏頗,形成員工安全意識淡薄、對制度和管理有抵觸心理、對安全行為心存僥幸等不良氛圍。 這也許是“蝴蝶效應”對安全管理的另一種啟示:制度、管理、文化應該齊頭并進。
用“心”
鑄就員工的安全文化靈魂
作為一個管理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在制度約束的同時,利用安全文化對所屬人員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是保障安全發展的根本性措施。實踐證明,要促進安全發展,必須要有安全文化的支撐。韋爾奇說“文化因素,這才是維持生產力增長的動力,也是沒有極限的動力來源。”安全文化是將集體的價值觀,道德標準潛移默化的植根于每個成員心中,“潤物細無聲”的改變大家的安全意識,使集體的安全觀念趨于一致,安全思想煥然一新。一個企業只有培養鑄就了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安全文化靈魂,將這種靈魂潛移默化在每個人的骨子里,潛移默化在每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安全管理工作就能從服從管理的“要我安全”自覺轉變成自主管理的“我要安全”,從被動管理演變成主動管理,從職能管理行為轉變成個人自我約束行為,進而提升安全工作的境界。可以說,只有用“心”鑄就了員工的安全文化靈魂,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才能健康持久運行!
上一篇:建設企業文化必須以人為本
下一篇:檢定互感器所需設備
快速跳轉